首页 美食 正文

中欧双方正设法解决光伏产品争端

但记者提醒广大市民,今年中秋节假期间,高速公路不实行7座以下(含7座)小车免费通行政策。

去年6月,华山水产年处理10万吨废弃虾壳提取氨盐与虾鱼加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式投产。相关链接甲壳素是从蟹、虾壳中应用遗传基因工程提取的动物性高分子纤维素。

中欧双方正设法解决光伏产品争端

(潜江日报记者 王华 通讯员 樊文伟)。预计今年,甲壳素高附加值衍生制品产量将达到5000吨,且保健品车间也将于今年年底投产。为提升虾壳综合利用率,实现变废为宝,2007年华山水产公司以武汉大学等单位为依托成立了甲壳素工程技术中心,成功从虾壳中提炼出了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壳聚糖、壳寡糖等产品。2010年11月,中国第二届国际和海峡两岸甲壳素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甲壳素科学技术会议在我市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美国、英国、德国、韩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泰国、印度、土耳其、丹麦、加拿大、加纳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名甲壳素专家分别做了专题报告,其中包括《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抑制真菌活性研究》、《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高聚物复合纳滤膜的研究进展》等重要课题,另有100余幅展报充分展示了甲壳素最新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我市小龙虾加工出口势头强劲,带动了全省小龙虾产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传统的小龙虾加工工艺中,70%-80%的虾头、虾壳被作为废弃物处理,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宝贵资源。2008年华山水产成功上马氨基葡萄糖盐酸盐项目,加工废弃虾壳1.5万吨,创产值1.3亿元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尹铃瑕)近年来,我市围绕推进文化潜江建设的战略目标,强化政府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以文化惠民工程为平台,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努力繁荣文化事业,规范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

为支援我市乡镇文化站和农村书屋建设,图书馆送图书下乡近15000册,同时各乡镇文化站也实施免费开放,免费提供活动场地上半年,为充分发挥我市人文资源优势,展示水乡儿女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市委宣传部精心策划举办9场潜江大舞台广场系列文艺活动,受到全市的百姓青睐,完成送戏下乡演出近60场次,有效地解决广大群众看戏难的问题,市图书馆取消了图书办证费、验证费和电子阅览室上网费等收费项目,图书馆人气大增。为支援我市乡镇文化站和农村书屋建设,图书馆送图书下乡近15000册,同时各乡镇文化站也实施免费开放,免费提供活动场地。今年,我市将筹资600万元,开展送花鼓戏、送皮影戏、送图书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作为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

市民李平告诉记者:举办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增强孩子们的表演艺术,挺丰富的。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市民的幸福指数日益提升。

中欧双方正设法解决光伏产品争端

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尹铃瑕)近年来,我市围绕推进文化潜江建设的战略目标,强化政府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以文化惠民工程为平台,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努力繁荣文化事业,规范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12日晚上7时,南门河游园广场沉浸在一片歌舞的海洋,潜江大舞台广场系列文化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潜江大舞台广场系列文化活动是我市今年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之一。潜江大舞台作为我市文化潜江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已经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喜爱

办事处邱家剅泵站日夜开机工作,确保水田不缺水、旱地不缺墒,为全年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浇地灌水,拉水送水,架泵引水,疏河道修灌区,寸土不弃。同时,协调省湖泊局,提高刘岭闸位,向田关河补水,流量30立方米每秒,缓解了当前部分区域的轻旱和缺水困局。8月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剑雄等市领导来到后湖管理区三分场优质棉生产基地、浩口镇柳洲村优质稻生产基地、深河潭险段、龙头拐险段以及东荆河河口整治及东荆河倒虹管建设工地现场,检查督导农业生产和防汛抗旱重点工程建设。

据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由于近年来我市先后投入10多亿元坚持大干水利,一方面以项目拉动建设,随着中小河流整治、江河治理、最后一公里小农水建设、泵站更新改造等重要水利项目逐步开展,全市河渠渠系水利用率由0.45提高到0.6,水利工程抗灾减灾能力已明显增强。市水务局着力细化应对措施,精心算好水账,一方面充分利用汉江水位较高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水利工程抗旱灌溉供水的作用,采取涵闸引水、泵站提水,全力抢引抢提抢灌,确保主要河渠水源充足。

中欧双方正设法解决光伏产品争端

电力、物资供应等部门全员上阵,增加供应,全力确保抗旱用电和柴油储备这是一个大旱年,却注定又是一个丰收年。市农业局围绕防高温、防干旱、防病虫三防重点,组织技术指导小组入户到田,加强农资经营市场整顿,并利用《潜江农业报》、《植物病虫情报》等大力宣传抗灾抢管防控技术,努力减轻灾害影响。

全市旱情蔓延势头得到缓解,旱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他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不移树立抗长旱、抗久旱的思想不动摇,加强化抗旱首长负责制,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迅速掀起抗旱工作高潮,坚决打赢抗旱夺丰收攻坚战。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15日,全市农作物受灾总面积达到70.65万亩,其中:中稻受旱面积48.34万亩、棉花受旱面积19.75万亩、其它作物2.56万亩。该处近800名党员群众日夜坚守抗旱一线。他要求,要立足抗旱保丰收目标,把防高温、抗大旱、防病虫作为当前工作头等大事,大战八、九月,切实夺取农业生产十连丰。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行动、深入一线,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带领人民群众抗大旱、保民生、夺丰收,打响了一场抗旱救灾的攻坚战。

泰丰办事处投入劳力1.6万人次、资金48万元全力抗旱。与此同时,市防指导各成员单位立足抗长旱、抗大旱,纷纷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各司其职,全力支持抗旱攻坚。

为缓解旱情,我市已全面开启外江引水闸,关闭下游出水闸,并启动应急水源工程,从刘桥泵站提水,流量达到10立方米每秒。潜江新闻网讯 赤日炎炎,大地焦渴。

尽管旱情仍在持续,但全市上下抗旱夺丰收信心十足。渔洋镇多渠道引水抗灾,采取引外河(东荆河)水补给内河,引百里长渠、城南河水补给田间河的方式进行科学调水。

全镇现已投入劳力10万人次,开启固定泵站9座,投入机动抗旱设备445台套,投入抗旱资金300万元,累计提水5800万方,疏通渠道3万余米,新建临时挡水坝7处,清除常年淤积点50余处。截至目前,我市已投入抗旱劳力2.1万人,开启泵站200余处,调集机动抗旱设备2000余台套,总装机容量4.85万千瓦,抗旱提水1.5亿方。全市引水、提水总流量已达103流量,并通过科学错峰,使水源得到及时分配,切实保障了渠道最末端的用水需要。8月12日,市防指正式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发出了万众一心、全民抗旱的总动员令众志成城抗大旱。

此外,市气象部门还着力加强预测预警预报,及时发布气象信息,提出预防高温措施、建议。该局抗旱服务队现已向各乡镇免费提供潜水泵7台套、机动泵15台套,架设抗旱设备21台套,出动水利技术人员120余人次,抢修抗旱设备30台套。

另一方面,每年由市财政投入300万元,在冬春持之以恒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通过统一治水,分级负担,分区作战,人机结合,对老新电排河、幸福电排灌等34条主要排灌干渠进行疏浚加固,全市农业抗灾能力大幅提升。带着百姓的期盼,为民的使命,市四大家领导迅速深入各自联系点指导抗旱,同时,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部署,积极组织动员一切力量,群策群力,合力抗灾。

市委、市政府实行领导精力、抗旱劳力、抗旱机械、抗旱资金四集中,采取引水、蓄水、拦水、提水、节水五管齐下,全力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人畜饮水、确保农田和工业企业用水。目前,全镇已投入抗旱资金3.6万元,抗旱用电4.7万度,浇灌面积0.79万亩。

大旱面前,潜江人民,万众一心,不气馁,不低头,挺直了坚韧的脊梁与旱魔进行顽强地较量。成灾面积19.28万亩,农业经济损失达12296.3万元。同时,投入抗旱资金50余万元,确保了全区3.2万亩水稻生产用水紧张状况得到初步缓解。为防止稻田抛荒,竹根滩镇通过合理调度水资源,积极加强与各水渠泵站联系,并组织抗旱小队,协调村民有序灌溉。

总口管理区严肃抗旱纪律,组织专班奔赴各地督导、协调抗旱。抗旱就是和时间赛跑,抢时间、抢进度,赢取主动。

高场办事处因旱受灾面积达1.03万亩。自7月21日以来,持续高温、无雨让水乡园林旱情蔓延,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遭受严重影响。

目前,全镇已投入抗旱劳力9000余人次,开启大小泵站786处,7929千瓦,投入抗旱资金170余万元。(潜江日报记者 潘建军 通讯员 陈群)。

打赏
发布评论

  • 获取随机昵称